1月18日上午,我校在东活五楼学术报告厅召开2012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副校长窦贤康、陈初升出席会议,教务处处长蒋一主持会议。校、院教学委员会委员、校院两级教学督导、课程讲座教授及主讲教授、46门重要基础课程组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校学生学业指导中心专家、各学院执行院长、教学院长、学工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本科教学秘书、班主任等共两百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举行了我校第一届本科生荣誉等级授予仪式,国家级教学名师程福臻教授、霍剑青教授与校领导一起为63名第一届本科生荣誉等级获得者颁发了证书。为不断深化我校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鼓励学生立志成为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学校决定在本科毕业班学生中授予部分优秀学生“荣誉等级”称号。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汪志勇、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周丛照、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分别围绕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科技英才班项目进展及培养模式改革构想进行专题发言,校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刘斌教授介绍了“大班统讲、小班分讲”教学实验的尝试与体会,教务处处长蒋一介绍了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学生学业指导中心的组织架构和责能。

陈初升副校长就2013年度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布置。我校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促教学质量提高;精细化教学管理过程,弘扬科大学风;以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抓手,落实对学生的个性化分类培养、建设高素质教学队伍。

会上,侯建国校长指出,过去几年来,学校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办了科技英才班、实施了夏季小学期,特别是围绕课程体系改革,修订了本科生培养方案,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理念,目前已经获得学校教学委员会审议通过,为下一步本科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由于社会观念、办学环境的改变以及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的育人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优秀生源争取、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我们与国外名校相比,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他以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例,指出国外名校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教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业指导、创新实践机会和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内容形式上推陈出新。
侯建国强调,我们要保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优势,就必须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主动求变,抢得先机,实现从关注课程体系到强调全员育人、全过程培养的转变。第一,要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培养作为教师和院系工作的核心和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推动教师培训的常态化;第二,加强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变“撑杆跳”为“跨栏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构建适合优秀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满足在学业发展上有不同层次需要的学生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最后,做好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在人文素质、英语、体育等课程方面进行改革试点,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许武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我们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认真领会和落实。过去四年,校领导对本科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全校上下对本科教学改革“应该改”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下一步应在“如何改”上下功夫,做到“加强管理、措施得力、付诸行动”,在处理好公民教育与精英教育、完人教育与卓越教育、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等几个关系方面不断推进改革,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