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29日,学校召开2014年校务工作会议。校领导,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正、副主任,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有关直属单位党政负责人,机关各部、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了两院院士,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学术、学位、教学委员会全体成员,各系党政负责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教代会主席团成员,离退休干部代表,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负责人代表参加会议。


在28日上午的大会上,校党委书记许武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他分析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义,并重点深入地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从严治党、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他指出,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对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八项要求、干部工作、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论述。他传达了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会议精神,并表示,不久前,我校制定并报中科院、教育部审核通过的大学章程就是我校的根本法,我们必须以大学章程建设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引导我校党员干部学法、治法、懂法、用法,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打下良好的法治基础。

随后,许武作《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报告》。他指出,五年来,我校建立健全干部选任机制,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不断扎实推进中层领导干部换届,使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进一步改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制定实施干部培训计划,将确保5年内所有的领导干部参加1-2期专题研讨培训;进一步从严监督管理领导干部。
侯建国校长作题为《深化改革 科教融合 率先突破 争创一流——图书馆VIP改革创新发展战略(2014-2018年)》的报告。在回顾学校5年前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和“135”创新发展工作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科教形势变化、兄弟高校发展态势,深入剖析了目前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挑战,并重点从质量和规模、人力资源综合效应最大化发挥、学科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学校下一步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报告中,侯建国校长进一步明确学校要坚定特色、一流的办学目标,立足科教结合优势,取长补短,努力实现率先突破。他从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共识、实现从单项改革向综合改革推进的角度,对已通过教育部审核,即将公布的学校大学章程进行了解读,强调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经过深入研讨、集思广益,已经形成了“三点共识”,并将在下一步发展中整体推进实施“一个目标、一个战略、一个任务”的“111”战略。“一个目标”就是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努力在建校60周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研究型大学;“一个战略”就是要整合优势资源、建设好合肥科教基地,抢抓政策机遇、建好科教融合网络,通过实施“基地+网络”的战略布局,建设国内独特的科教融合联盟,在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任务”就是坚持精英办学理念,全面启动综合改革,加快建设质量更加优异、特色更加鲜明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卓越科研体系、国际化战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活力”校园、民生工程等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学校自身竞争力和抢抓外部机遇的能力。侯建国校长指出,学校已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阶段,希望全体干部和老师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入实施“111”战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团结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扎实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为把学校建成“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科教优势”的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28日下午的会议上,校领导窦贤康、陈初升、张淑林、陈晓剑、周先意、朱长飞、潘建伟、蒋一、王晓平、黄素芳分别就各自分管的工作作专题发言,报告了五年来的主要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与设想。出差在外的党委副书记叶向东向大会提交了专题发言材料。



29日上午,与会人员分成四个组,围绕许武书记、侯建国校长的报告,并结合分管校领导的专题发言,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建言献策,踊跃发言,分别就本科生招生、教学与培养、学科发展布局和趋势、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一流大学建设、所系结合工作、先研院发展、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建设、校园环境优化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29日下午,物理学院执行院长杜江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吴枫、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宋伟、教务处处长周丛照分别代表各组向大会报告了各小组讨论情况。

在听取各组讨论汇报后,侯建国校长在讲话中说,两天的会议中,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都是如何谋求学校下一步更好地发展,他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了三点体会:一是谋发展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要以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自我要求,从国家和世界的视野看问题,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努力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干事业要敢想、敢干、能干、会干,要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善于解决大问题;三是把共识凝聚到发展上,以发展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学校的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推进。会后,学校会将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吸纳到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中。

完成会议各项议程后,许武书记做总结讲话。他说,本次校务会开得很成功,初步明确了学校今后五年的发展战略。学校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共同进步,希望大家:一要放宽眼界,不仅仅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要关注外部的发展动态;二要努力奋斗、脚踏实地,“一分战略,九分耕耘”,把工作落到实处;三要拥有“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敢于创新、勇于作为、不畏困难。他强调指出,在两天的交流中,大家提到频率最高的词是“机遇、创新、改革”,这也是学校今后几年发展的重中之重,希望各部门能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尽快完善发展改革规划,将力求 “精致”的态度体现在工作中,“做”比“说”更重要。他说,当前学校的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基本完成,希望大家聚精会神,鼓足干劲,结合学校和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认真做好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为学校在2018年实现“111”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闻中心 报道)
附:2014年校务工作会议关键词解读
干部选任四项原则和四项程序:四项原则: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四项程序:公布岗位职责和条件;严把民主推荐关;严把考察关;严把任免决定关。
干部培训5年规划:学校制定了《图书馆VIP2014-2019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确保5年内所有的领导干部参加1-2期专题研讨培训,同时通过网络学习、内部交流和外部锻炼等多种形式,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创新意识、业务能力和职业精神。
“三步走”战略规划:2009年,学校领导班子在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致学校50周年校庆贺信精神,梳理总结学校过去50年办学经验,经过广泛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135”创新发展工作思路和“三步走”战略规划,并于2009年2月6日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第一步”目标是到2013年建校55周年时,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人均科研产出、国际论文质量等核心指标均居国内高校前列,在国际前沿领域、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第二步”目标是到2018年建校60周年时,成为亚洲一流大学,若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量子、核聚变等若干领域树立国际领先地位,培养出在国际竞争中出类拔萃的高层次人才;“第三步”目标是到2028年建校70周年时,成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在基础研究方面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当前,学校正处于“第一步”已经顺利完成、“第二步”正在启动的关键阶段。
“三点共识”: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结合国家全面深化科教领域综合改革、大学章程制定和学校“十三五”谋划,开展了学校重大战略问题研讨,经过深入研讨、集思广益,形成“三点共识”:一是要始终把“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作为立校之本、发展之基;二是明确“深化改革、科教融合、率先突破、争创一流”的总体工作思路;三是把积极参与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谋求率先突破作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
“111”战略: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三点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第二步走”战略(2014-2018年)是深入实施“111”战略,即“一个目标、一个战略、一个任务”。“111”战略主要内容已经2014年7月26日中科院院长办公会和10月24日中科院教育委员会讨论通过: “一个目标”就是按照“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一个战略”就是科教融合、协同率先战略,整体框架和战略布局是“基地+网络”,“基地”就是依托合肥地区拥有的一批一流科研机构、密集大科学装置群,以及先进制造、智能语音等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建设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基地,“网络”就是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各研究所的合作,建设一个国家实验室最多、大科学装置最多、集聚各类领军人才、产出世界领先成果的,具有独特优势的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网络,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创新做出重大贡献;“一个任务”就是全面启动综合改革,重点工作包括七个方面:继续推进教学质量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建设卓越科研体系、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活力”校园、推进民生工程。
“率先行动”计划: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提出“四个率先”的希望和要求: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科学院制定《“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率先行动”计划),作为统揽全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重点推进包括研究所分类改革、调整优化科研布局等5个方面的改革。2014年7月7日,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率先行动”计划。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刘延东副总理等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予以肯定和支持。学校领导班子形成“三点共识”,积极参与“率先行动”计划,经过积极争取,已经在“率先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四种类型科研机构分类改革中首批获准建设前三类平台: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在量子通信与量子科技领域取得率先突破,建设运行好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的集群优势,面向国内外开放共享,开展综合交叉前沿研究,启动建设合肥综合科学中心;依托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聚焦智能语音与未来网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启动建设智能语音与未来网络研究院。